三、守正创新:在时代征程中拓展作风建设的“界”与“路” (一)在“抓常”中强根基,让作风建设融入日常。“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贵在经常、难在经常。XX镇党委要把作风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周调度、月考核、季评比”体系,将作风表现作为党员积分管理、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作风建设提醒制度”,每逢节假日、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短信、微信等形式向党员干部发送廉洁提醒,做到警钟长鸣。要把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防汛抗旱等日常工作中,同步督查干部作风,实现“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 (二)在“抓细”中见真章,让作风建设精准施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风问题往往表现在细节,解决问题也必须从细节入手。XX镇党委要开展“作风问题大排查”活动,聚焦群众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具体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干部“办公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形象树立在一线”,对群众诉求做到“接诉即办、限时办结、办就办好”。要建立作风建设“微调研”机制,通过走访农户、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找准作风建设的“痛点”“堵点”,靶向施策、精准发力。 (三)在“抓长”中求实效,让作风建设长治长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XX镇党委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作风建设工作格局。建立作风建设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作风建设形势,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问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作风建设成为XX镇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行为习惯。 (四)在“创新”中增活力,让作风建设与时俱进。“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新时代背景下,作风建设必须创新方式方法。XX镇党委要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开发“作风建设在线监测”模块,实时收集干部考勤、工作进展等数据,实现作风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开展“作风建设创新案例评选”活动,鼓励各村(社区)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作风建设新举措。要将作风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在重点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XX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担当作为:在乡村振兴中展现作风建设的“效”与“果” (一)以作风“硬”推动产业“兴”,筑牢发展根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检验作风建设的“经验交流”。XX镇党委要围绕“农业强镇”目标,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班子成员要牵头成立产业发展专班,主动对接企业、合作社,协调解决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等问题。党员干部要带头领办产业项目,建立“党员示范基地”,带动群众发展优质果蔬、特色养殖等产业。要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投入乡村产业,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增收致富。 (二)以作风“实”促进生态“美”,打造宜居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XX镇党委要以XX精神为指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镇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河道整治、秸秆禁烧等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清洁家园、党员先行”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要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通过村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群众生态意识。通过干部作风的“实打实”,推动生态环境的“日日新”,让XX镇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三)以作风“暖”保障民生“稳”,增进群众福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XX镇党委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作风建设的“风向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民生问题清单,重点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要定期走访困难群众、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作风建设的“温度”,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 同志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以此次专题读书班为契机,深入贯彻XX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XX镇这片热土上,用优良作风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努力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和全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4-29 14:32 , Processed in 0.105039 second(s), 30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