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党课宣讲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共同为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凝聚共识、谋划布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攻坚之年,更是我们在复杂形势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关键之年。作为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我们要以"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以"开局即决战"的坚定决心,在新征程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锚定战略方位,在把握大势中坚定发展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这为我们做好当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宏观形势看,全球产业链重构、数字技术革命、绿色低碳转型三重浪潮叠加,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挑战,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备产业体系、制度优势等"稳"的基础依然坚实。从国企使命看,《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既是政治责任,更是发展机遇。 我们要清醒认识到,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国企改革"三个明显成效"目标的决胜之年。在过去一年,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党的建设、产业转型、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标中央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仍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化机制不活等问题。面对新征程,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聚焦重点任务,在精准发力中激活增长引擎 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发展底盘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清单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机制,对已开工项目强化土地、资金、审批等要素保障,推动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二期等重大项目提速建设,确保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对意向项目加快审批流程,推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力争一季度新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增长20%以上。要创新项目融资方式,积极争取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探索"REITs+产业链"模式,拓宽项目资金来源。 (二)以产业升级为主线,培育新质生产力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确保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5%以上。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广"机器换人""数字赋能",推动中国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战新产业营收占比提升至35%,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三)以消费提振为重点,释放内需潜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要抢抓春节、元宵等消费旺季,开展"惠享新春"系列促销活动,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扩大文旅、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行为,让群众"愿消费、敢消费、能消费"。 (四)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增强发展后劲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要聚焦"强链补链延链",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建立"重大项目挂钩推进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创新招商方式,举办"线上+线下"招商推介会,探索"飞地经济""总部经济"等新模式。强化招商考核,将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纳入绩效考核,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4-26 06:51 , Processed in 0.052016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