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学习15种公文写作——批复,是下行文,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一起学习其必知要点。 一、批复的概念及特点 批复,是指“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1.行文具有被动性 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2.内容具有针对性 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批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另找与请示内容不相关的话题。因此批复的内容必须明确、简洁,以利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3.效用的权威性 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4. 态度的明确性 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得请示单位不知道如何处理。 二、批复的写作要求 1.针对性要强 批复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行文的,批复事项必须紧扣请示的事项,有问有答,回复清楚,不能答非所问。 2.观点要明确 对请示中所要求答复的问题都要有所交代,不能回避某些问题、不予作答或含糊其辞。 3.表达要准确 对部分同意请示或完全不同意请示的批复,在引述来文、表明态度之后,还需要有说理分析,说理要力求简洁,分析不要求详尽,点到为止即可。文字表达要准确、简要,措辞严密,用语准确,以免产生歧义和疏漏,影响工作。 4.批复应讲究时效,及时作出答复,以免影响工作。 三、批复的写法 1.标题。 正常情况下,公文的标题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发文机关的名称+事由+文种,事由绝对不能省,有的时候可以省去发文机关名称和事由。但是批复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是完全式标题,而且一般需要在标题中加入表态用语。例如:国务院关于同意成立雄安新区的批复。 2.主送机关。 批复的主送机关一般是请示的发文机关,例如河南省人民政府给国务院写了一篇请示,国务院的主送机关就应该是河南省人民政府。 3.正文。正文一般情况下是分成三个部分的,分别是: (1)批复对象。该部分一般是有固定的格式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你单位《关于xxx的请示》(发文字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2)批复内容。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批复,当然在批复的时候也可以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进行相关的指导,提出一些执行要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批复是需要一文一事的,因为批复针对的是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请示需要一文一事,所以批复也需要一文一事。 (3)结语。批复的结语一般情况下有自己的固定格式,例如“此批”“此复”“特此批复”,都是可以的。 4.落款。 包括三个部分,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以及印章,但是需要注意,写作的时候要先写成文日期,先右空四字写成文日期,写完成文日期之后,以成文日期为准居中写发文机关署名。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4-25 22:05 , Processed in 0.034633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