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事们: 下面由我做交流发言。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争做实干担当勇毅者,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 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始终坚持强化思想,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履行好每一项工作职责,在工作中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不畏困难险阻,攻坚克难,提振精神,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好前进的路。 接下来,我从以下四方面具体展开,与大家共同分享、交流学习体会。 一、学深悟透、领会精神,做“深思钻研”的好学者 做新时代信仰坚定、深思好学的好青年,首先要在“学”上快一步,深学细悟出真知,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必修课”,坚持向优秀的同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把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学思践悟、学以致用,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二要在“思”上深一层,思在深处,谋在实处,工作中要有清晰的、计划性的工作思路,坚持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从工作全局角度出发,联系实际,勤于思考,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以高要求、高标准严格规范自己,在逐步磨练中增长才干,展现作为。三要在“用”上高一招,笃行实干促提升,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准确把握工作正确方向,提高执行落实能力,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敢于磨炼、锤炼作风,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抓紧抓好、做细做实。 二、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做“跛行千里”的实干者 做新时代有本事、能干事的有志有为青年要锻造“想干事”的理想信念。作为年轻干部,既要有担当,也要能担当,既要干事有劲,也要办事有方,既要摸清工作“需求点”、也要找准工作“着力点”,既能在日常工作中坚守岗位、用心履职,也能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冲锋在前、无惧险阻,把敢作敢为的豪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埋头苦干的实际行动,以不敷衍、不推责、不畏难的态度正确对待工作。要锤炼“能干事”的青春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有效途径,将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结合起来,开拓思维、注重创新,让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管用、行得通,落实到具体工作上,要努力尝试站在工作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锻炼周到全面,做到统筹兼顾,分清轻重缓急,锤炼过硬本领。要亮出“干成事”的奋斗底气。“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工作越繁重,越要注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能因为赶进度丢精度,不能因为交任务丢业务。 三、积极奉献、担当作为,做“行者无疆”的奋进者 做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精力集中在干成事上;在每一项工作中汲取经验,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化压力为动力,逐步铸就成为敢担当、能作为的年轻干部;要尽职尽责、敢于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年轻干部,“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责任担当是年轻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这既是党性要求也是一名年轻干部的政治品格。要学会对事业负责、对此时此刻负责。今天,我们拥有共青团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要学会对组织负责任、对单位负责任。只有做到敢于责任担当、富有责任感,才能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青年群众对我们的信赖。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决不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为上漠视。 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踔厉奋发”的勇毅者 做敢斗争、能斗争的新时代好青年,要熔铸斗争精神,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在大事难事面前,有知无畏、勇于担当,知重负重、不畏艰险,扛起职责使命。要勇担斗争责任。始终保持“百尺竿头需进步”的闯劲、“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敢于面对矛盾,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变挑战为机遇。要锤炼斗争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三个务必”之一郑重地提到了全党面前,并且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对于我们青年干部来说,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新的奋斗中书写。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最好成绩,就要勇于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好学者、实干者、奋进者、勇毅者,本着事业不分大小、干事不分内外、工作不分你我的态度,主动补台、善于补位、积极补缺。在做好自己分内事的前提下,多为身边同事提供帮助,多做一些“分外事”,在相互协作中营造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积极状态和良好氛围。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过去和未来接替承续,机遇与挑战并存同行。 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以上是我的交流发言,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4-25 15:46 , Processed in 0.046889 second(s), 21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