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口腔医学实习总结

2025-4-30 13:22

  时光荏苒,从初入医院时的忐忑到实习结束时的从容,为期一年的口腔医学实习生活在紧张而充实的氛围中画上了句号。我于2024年7月至2025年4月在XX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实习,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更让我对口腔医生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以下,我将从实习概况、专业实践、医患沟通、团队协作、自我反思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一、实习概况:初入临床的迷茫与期待
  (一)实习环境与目标
  XX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作为区域内重点专科,年门诊量超8万人次,配备根管显微镜、CAD/CAM修复系统等先进设备,涵盖口内、口外、修复、正畸四大亚专科。我的实习目标明确:掌握常见口腔疾病的诊疗流程,提升临床操作技能,培养医患沟通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二)带教体系与成长路径
  科室采用"导师制+轮转制"培养模式,我先后在口腔内科(3个月)、口腔外科(2个月)、修复科(2个月)、正畸科(2个月)及急诊综合岗(1个月)轮转。每位带教老师均有明确分工:王医生指导根管治疗,李医生传授拔牙技巧,张医生侧重美学修复。这种"专人专项"的带教方式,让我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不同领域的核心技术。
  二、专业实践:从理论到临床的蜕变
  (一)口腔内科:细节决定疗效
  初入内科诊室,面对复杂的牙髓病患者,我常因无法精准判断根管走向而紧张。记得第一位独立接诊的患者是65岁的张阿姨,主诉"左下后牙咬合痛3天"。检查发现67号牙深龋近髓,冷测敏感,叩诊(+)。在带教老师指导下,我完成了开髓、拔髓、根管预备等操作,但在根管充填时因侧方加压不充分导致糊剂超填。老师并未批评,而是用显微镜展示超填对根尖组织的刺激,让我深刻理解"毫米级精准"的重要性。此后三个月,我累计完成根管治疗82例,一次性根充成功率从60%提升至89%,学会了通过X线片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在牙体缺损修复中,我掌握了复合树脂分层充填技术。曾遇到一位前牙切角缺损的高中生,因担心影响美观拒绝金属冠修复。我在橡皮障隔离下,用纳米树脂逐层堆塑,耗时2小时恢复牙齿形态,患者对着镜子惊叹"和真牙一样"。这一刻,我真正体会到口腔医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精准的操作能赋予患者自信的微笑。

试读已结束,请付费阅读全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来自: 范文无忧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5-29 18:20 , Processed in 0.059486 second(s), 22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