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 党员干部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背道而驰,败坏党风,带坏社风民风,严重损害党的形象。本专题聚焦纠治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问题,系统解释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的特点、与行贿受贿的界限、违纪违法条款等,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对照。 正面清单 (一)礼品登记制度 1.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 2.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不含亲友之间的交往)中收受的其他礼品,除价值不大的以外,均须登记。 3.按规定须登记的礼品,自收受礼品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礼品的,自回本单位之日起)一个月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礼品登记表,并将登记表交所在机关指定的受理登记的部门。受理登记的部门可将礼品的登记情况在本机关内公布。 4.登记的礼品按规定应上交的,与礼品登记表一并上交所在机关指定的受理登记的部门。 (二)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的礼品 5.对来访的外宾,不主动赠送礼物。外宾向我方赠送礼物的,可以适当回赠礼物。 6.必须贯彻节约、从简的原则。礼物应当以具有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传统手工艺品和实用物品为主。 7.对外赠送礼物或者回赠礼物,必须经国务院所属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由其授权的机关批准。 8.在对外公务活动中接受的礼物价值折合人民币200元以上的,自接受之日起(在国外接受礼物的,自回国之日起)一个月内填写礼品申报单并将应上缴的礼物上缴礼品管理部门或者受礼人所在单位;不满200元,归受礼人本人或者受礼人所在单位。 9.对方赠送礼金、有价证券时,应当予以谢绝;确实难以谢绝的,所收礼金、有价证券必须一律上缴国库。不得私相授受礼品,或以明示、暗示的方式索取礼品。 负面清单 1.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利,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 2.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 3.收受或向从事公务的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财物。 4.用公款购买赠送或者发放礼品、消费卡(券)等。 5.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住房、车辆等,或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6.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 二 违规吃喝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突出常态长效深化落实XX精神。对违规吃喝开展专项整治,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吃喝问题吃坏党风、喝痛民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须持续发力纠治违规吃喝顽疾。本专题聚焦纠治违规吃喝问题,系统解析违规吃喝主要类型、相关表现、违纪条款、典型案例等,进一步教育警示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正面清单 1.党员干部在参加各类聚餐前,对谁出钱、与谁吃、在哪吃、吃什么、怎么吃等信息以及是否存在违规情形,应尽辨别责任和义务。 2.同城公务活动原则上不宜安排公务接待标准的工作餐,确需安排的要严格审批、严格把关。 3.公务接待的用餐标准是上限标准,并非所有接待的统一执行标准。 负面清单 1.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 2.私人聚会吃饭用公款报销; 3.单位之间或内部搞公款宴请等; 4.采用拆分发票、虚造人数报销超标准、超范围公款吃喝费用; 5.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下属单位公款宴请,或让其用公款报销吃喝费用; 6.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或到高档小区、写字楼等隐蔽场所“一桌餐”公款吃喝; 7.违规在内部食堂、培训中心、驻外办事机构等内部接待场所公款吃喝; 8.虚列开支公款购买香烟和酒水; 9.违规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 10.将私人宴请用公款报销或以办公用品、会议费等虚假名义公款报销餐费; 11.将违规吃喝费用混入食堂正常开支。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4-25 20:33 , Processed in 0.050208 second(s), 25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