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违规旅游 近年来,在XX的铁规矩、硬杠杠之下,明目张胆的公款旅游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单位和党员干部手段翻新,搞起了隐形变异的“顺带游”“夹私游”“借壳游”甚至是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败坏党风政风、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本专题聚焦纠治违规旅游问题,围绕违规旅游的类型、变异形式、常见问题和违纪条款等进行系统解读,进一步引导提醒党员干部明底线、守纪律、知敬畏。 正面清单 1.公务行程应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从严从简控制人数、天数、路线和工作任务,并严格执行内部审批程序。 2.严格执行分类培训经费开支标准,严格控制培训经费支出范围。 3.要严格管理,从严审批工作人员出差期间回家省亲办事或者因私停留、绕道行为,不得安排明显以旅游为目的的差旅活动。回家省亲办事或者因私停留、绕道期间的食宿费个人自理,城市间交通费按不高于从出差目的地往返单位乘坐相应交通工具的票据报销,超出部分个人自理;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按出差天数(扣除回家省亲办事或者因私停留、绕道的天数)和规定标准报销。 4.对因临时工作调整或特殊情况变更公务行程的,应当严格报批。 负面清单 1.以学习培训、考察调研、职工疗养等为名变相公款旅游。 2.擅自改变路线、延长日程、增加地点等借机旅游。 3.借公务差旅之机到风景名胜区等公款旅游。 4.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变相公款出国(境)旅游。 5.异地部门间无实质内容的学习交流和考察调研。 6.参加所管理企业、下属单位组织的考察活动,借机旅游。 六 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 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是违反XX精神的典型表现之一,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车轮上的腐败”看得见、摸得着,是群众眼皮下的“不正之风”,败坏党风政风,群众深恶痛绝。本专题聚焦纠治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问题,系统解释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解析、典型案例等,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对照。 正面清单 1.公务用车编制根据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工作需要等因素确定。 2.严格执行有关价格、排气量等方面的配备标准,但应当根据公务保障需要、汽车行业技术发展、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根据相关规定,机要通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12万元、排气量不得超过1.6升;应急保障用车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排气量不得超过1.8升;执法执勤用车配备价格不得超过12万元、排气量不得超过1.6升。配备新能源轿车的,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 3.要根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标准和现状,编制年度配备更新计划,统筹安排购置经费;制定运行费用定额标准,统筹安排运行费用;统一组织实施集中采购。 4.确因工作需要超出规定标准配备公务用车的,必须报省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批准。 5.确因工作需要,按照程序报批后,可以适当配备国产越野车。 6.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产权注册登记所有人可以非本机关法人。 7.应当推进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通过社会化专业机构提高平台管理运行效率。 8.应当减少公务用车长途行驶,工作人员到外地办理公务,除特殊情况外,应当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外事接待、会议和集体活动用车主要通过社会租赁方式解决。 9.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可以更新;达到更新年限仍能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因安全等原因确需提前更新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10.公务用车按照规定更新后,可以采取拍卖、厂家回收、报废等方式规范处置旧车。 负面清单 1.超编制、超标准核定、审批或配备公务用车。 2.违反规定将公务用车登记在下属单位、企业或者个人名下;借用、换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车辆;或者擅自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车辆。 3.挪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 4.公车私用、私车公养,或者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使用公务用车。 5.以各种名义为个人配备驾驶员。 6.违规为个人变相配备专车。 7.在车辆维修等费用中虚列名目或者夹带其他费用,为非本单位车辆报销运行维护费用。 8.违规处置公务用车。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mail: fanwencankao@163.com| 手机版|fanwenwuyou.com
GMT+8, 2025-4-25 22:06 , Processed in 0.050313 second(s), 21 queries .